文 | 市界成都五月花技校學費,作者丨雷彥鵬成都五月花技校學費,編輯丨劉肖迎
你有多久沒去吃海底撈了?
曾經(jīng),海底撈憑借“變態(tài)”的服務,開一家火一家,是“現(xiàn)象級”的存在,很多商學院將其當作經(jīng)典案例去分析,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出版后十分暢銷,餐飲老板幾乎人手一本,連小米董事長雷軍也在機場的書店買了一本,研究了三四個小時。
那些年的海底撈,廣受贊譽,一度被捧為“神話”。
不過,“神話”似乎注定要破滅。
11月,海底撈突然宣布關店300家,看似是主動緊急剎車,實際上是差錢了,不得不為之。過去一年多,海底撈趁著疫情后房租低大規(guī)模開店,想抄底,結果抄到了地下室。
近日,海底撈又出現(xiàn)了“第二波關店潮”。其早先布局的喬喬的粉、佰麩私房面、撈派有面兒、大牟田等新品牌的門店都出現(xiàn)了閉店歇業(yè)的情況。
資本市場的“神話”同樣不在了。
截至12月23日,海底撈總市值僅剩943億港元,相較于2月份的高點,跌幅近80%,市值蒸發(fā)約3500億港元,在資本市場上交了一筆昂貴的“學費”。這相當于,10個月,54個呷哺呷哺沒了。
火鍋江湖的競爭,已進入下半場。海底撈現(xiàn)在面臨的不光是自身的問題,還有對手的挑戰(zhàn)。
01 資金缺口突然放大張勇在2013年時做過一個預判:五年以后,海底撈有兩種可能性。第一種是不行了,管理跟不上,肯定完蛋;第二種是活下來,那一定面臨著國際化的問題。
五年后,這兩個預判都沒有發(fā)生,海底撈還上市了。
2018年9月,海底撈在香港上市,募集資金凈額約73億港元。其中,60%要用于擴張。
(張勇)
彼時,海底撈早已盛名在外,擴張的速度正在加快。張勇說,頂天立地,不如鋪天蓋地。“我的目標不是高端,我是想做到又便宜又好,而且還賺錢多。”
截至上市前的2017年,海底撈創(chuàng)立23年,門店總數(shù)不過273家,有97家還是2017年當年開的。2018年,正式加速,當年凈增加門店193家。
這也僅僅是拉開了擴張的序幕。
截至2021年6月末,海底撈門店數(shù)量已經(jīng)達到了1597家。三年半,門店凈增加1324家,這相當于,平均一天至少開一家。
海底撈之所以能擴張的如此之快,主要跟品類、供應鏈和管理機制密切相關。
中餐是很難標準化的,所謂“千菜千味”,還依賴于大廚。但火鍋品類相對簡單,容易實現(xiàn)標準化,也易于復制,而且海底撈打出了品牌名聲。這是擴張的前提。
海底撈早期就培育出了成熟的供應鏈,如供應底料、蘸料的頤海,供應食品倉儲、物流的蜀海,提供裝飾工程的蜀韻東方……這是支撐海底撈擴張的關鍵。
最重要的是,海底撈有一套可以不斷培養(yǎng)新店長的管理機制,核心是“師徒制”。
新員工在加入海底撈時會獲配一位師傅,師傅指導徒弟,二者利益綁定在一起。店長負責門店員工的考核及提拔,并獲鼓勵挖掘有才干的徒弟成為預備店長。
總部會對預備店長進行培訓、監(jiān)察,期間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不合格,店長也會受到懲罰;如果通過了,在店長的幫助下,開拓新的門店,預備店長成為新店的店長。
一個師傅(店長)所帶的徒弟、徒孫,開的門店數(shù)量達到6-12家時,就可以形成一個“家族”,老店長就成了“家族長”,“傳、幫、帶”的同時,利益也捆綁。
作為師傅的店長,薪酬中還可以享有其徒弟、徒孫管理的門店的業(yè)績提成。這促使他們可以培養(yǎng)更多的徒弟店長。
師徒制,本質上是一種利益捆綁,推著海底撈自下而上裂變式增長。
不過,11月上旬,海底撈宣布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經(jīng)營未達預期的門店。在原因中提到,部分門店選址出現(xiàn)錯誤;組織結構變革使得各級管理人員疲于奔命;優(yōu)秀門店經(jīng)理數(shù)量不足;過度相信連住利益的KPI指標。
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些問題,海底撈尚未回復市界。有分析稱,擴張過快,蛋糕不夠分時,各個“利益共同體”之間很容易演變成“山頭主義”。從海底撈的解釋中至少可以說明,這種“連住利益,鎖住管理”的擴張模式,的確出現(xiàn)了一些問題。
同時,快速擴張也給海底撈帶來不小的資金壓力。
上市以來,海底撈的資產(chǎn)負債率持續(xù)走高,截至2021年6月末,已達到了67.34%。上市時募集資金中用于擴張的部分,也早已花光了。
2020年,海底撈支出60.70億元開店,而經(jīng)營活動所得現(xiàn)金凈額僅29.21億元;2021年上半年,支出32.02億元開店,而經(jīng)營活動凈現(xiàn)金流僅為20.89億元。
海底撈向來不差錢,但到了2020年年末,其流動負債中的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為37.44億元,而現(xiàn)金及現(xiàn)金等價物為29.21億元,資金缺口達8.23億元。
2021年11月下旬,海底撈公告完成配售,募資23.37億港元。其中,30%將用于償還銀行貸款,70%用作供應鏈管理與企業(yè)運營。
不過,張勇本人并不差錢。2020年5月,張勇、舒萍夫妻通過減持海底撈共套現(xiàn)約15.6億港元。
02 過度自信惹禍舉債快速擴張途中驟然停下腳步,又開始關店,張勇說,這么做,是因為他對趨勢判斷錯了?!艾F(xiàn)在看來,確實是盲目自信”。
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,是海底撈擴張最瘋狂的時候,分別凈增門店530家、299家。這是因為房租等優(yōu)惠多,店鋪也好找,海底撈想抓住這個“機會”。
機會抓住了,就可以快速擴大品牌規(guī)模。從上市公司的角度講,擴張的故事也可以給資本市場以想象空間。不過,現(xiàn)實卻是殘酷的。
業(yè)績上,不但沒有帶來相應的增長,反而吞噬了利潤。
海底撈快速擴張的戰(zhàn)略是,加大一二線城市的門店密度,并向三線及以下城市下沉?,F(xiàn)在看來,顯然是著急了。
從2017年到2021年上半年,海底撈在一線城市的門店數(shù)量,由65家增加到了287家;二線城市由120家增加到了593家;三線及以下城市由69家增加到了611家;中國大陸以外由19家增加到了106家。
依賴于堂食的海底撈,經(jīng)營業(yè)績主要跟三個核心指標相關——門店數(shù)量、翻臺率和人均消費價格,而且都是正相關。
在人均消費價格變化不大的情況下,雖然門店數(shù)量疾速上升,但翻臺率下來了。
從具體數(shù)據(jù)來看,隨著一二線城市門店密度加大、向三線及以下城市下沉,新開門店的翻臺率嚴重拖了后腿,進而各級城市的翻臺率也都在下滑,導致海底撈整體翻臺率也在持續(xù)下滑。
翻臺率,說到底就是客流量。一二線城市門店密度的加大,會搶走同城其他門店的人流;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(shù)量增加最多,甚至已經(jīng)開到了四五線城市,如鷹潭、漢中、隨州、安康等五線城市。低線城市本來人流量就有限,對價格也較為敏感。
總體而言,在門店數(shù)量與翻臺率之間,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。
今年6月份的時候,張勇表示,當海底撈的翻臺率達到5以上的時候,消費者要等1個小時,影響消費者體驗;降到4.5的時候,拉新率又出現(xiàn)了問題。
通過這次快速擴張策略,海底撈好像摸清楚了平衡點。
在11月的關店公告中,海底撈稱,若門店的平均翻臺率低于4次/天,原則上不會規(guī)?;_設新的門店。
中泰證券研報分析稱,翻臺率3次/天,是海底撈的盈虧警戒線。
同月,海底撈執(zhí)行董事、副首席執(zhí)行官楊利娟在接受《財經(jīng)》采訪時稱,目前,公司最看重的是翻臺率和盈利情況,但無法預測何時能夠達到4次/天的翻臺率。
03 極致服務吸引力下降除了擴張帶來的問題,對于食客而言,曾最吸引人的服務,似乎已不再讓人心動。
1988年,在技校學電焊的張勇畢業(yè)后,成為了四川國營拖拉機廠的一名工人。到1990年,他家住的大雜院里,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中國第一批“有錢人”——個體戶。
鄰居家靠做熏鵝生意,成了簡陽少有的“萬元戶”,而此時張勇每月的工資僅90元。張勇對鄰居家生活的變化感到驚奇。他也很想致富,便離開了拖拉機廠。
幾次嘗試之后,開始了火鍋生意。
1994年,張勇一分錢沒出,身邊的三個死黨——舒萍、施永宏、李海燕,湊了8000塊錢,四個人在四川簡陽支起四張桌子,開了一家火鍋店。
這便是現(xiàn)在的海底撈。
那年,張勇23歲。舒萍是張勇的女朋友,施永宏和李海燕是張勇上技校時的同班同學,同時,李海燕是施永宏的女朋友。后來,他們雙雙結為夫妻。
火鍋店開張初期,當?shù)匾晃桓刹肯锣l(xiāng)回來,來店里吃火鍋。張勇發(fā)現(xiàn)他的鞋很臟,就安排一個伙計給他擦了擦。這個小小的舉動,讓客人很感動。一位大姐吃火鍋時夸店里的辣醬好吃,第二天,張勇便把一瓶辣醬送到了她家里。
這是海底撈各種“變態(tài)”服務的開始。
海底撈將這種服務在管理中制度化,且復制到了各個門店。在餐飲行業(yè)粗獷式發(fā)展的年代,海底撈憑借稀有的“極致服務”,做出了差異化,打出了特色。
服務一度是海底撈最大的“賣點”。
2011年,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出版后,海底撈被捧成了“神話”,張勇也被裝飾上了神秘的色彩。有餐飲同行甚至“臥底式”去海底撈模仿學習。
那些年,一提起火鍋,就想起海底撈;一提起海底撈,就想起熱情、極致的服務。
如今,海底撈的服務,還有那么大吸引力嗎?
不少人吐槽海底撈的服務過度:“適度的服務比較自由,過度的服務像被監(jiān)視”;“并不喜歡有人圍繞著,只想安安靜靜吃”;“社恐真的不喜歡海底撈”……
還有人發(fā)現(xiàn),海底撈一些門店的服務變差了。張瑋說,不知道是不是各門店有差別,她近期去了北京一家海底撈門店,發(fā)現(xiàn)所謂的極致服務,大不如以前了?!耙郧埃e手投足都會有人過來,現(xiàn)在有時候旁邊連服務員都找不到。”
在社交網(wǎng)絡上,有不少網(wǎng)友也有這般體驗?!懊黠@感覺服務變差了”;“等服務員來倒水等半天”;“吃完后從座位走出大門,連一生問候都沒聽到”……
總之,消費者對海底撈的極致服務的新鮮感和滿足感,隨著進店次數(shù)的增多,會越來越低——邊際效用遞減。而且,消費者在變化,他們的需求也在變化,甚至越來越注重獨立空間。
“對于有些人來說,海底撈的服務確實過度了,只是想好好吃個飯、聊聊天、談點事,不想隔三差五的被打擾?!痹诤5讚粕习嗟膹埩?,有過切身的感受。
餐飲業(yè)本就是勞動密集型行業(yè),海底撈的極致服務更加依賴人力。海底撈的核心價值觀是“雙手改變命運”。
海底撈以較好的薪酬待遇,以及比較清晰的晉升路徑,而且包吃住,吸引著“打工人”。多位海底撈員工告訴市界,海底撈提供的食宿條件,相比同行都算不錯。
海底撈的普通員工大多數(shù)都來自貧苦人家,沒什么學歷,十幾二十來歲的年齡。海底撈通過“計件制”,讓員工的個人薪酬與勞動數(shù)量、質量直接掛鉤。
“如果想拿得多,只能拼命干?!睆埩粮嬖V市界。
(知乎上的高贊回答)
張亮說,每天得工作12個小時左右,生意好的時候,除了上廁所和吃飯,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,更別說私人時間。洗手、上廁所都有嚴格規(guī)定,除了衛(wèi)生間,到處都是攝像頭,稍有做的不好就會挨師傅的訓,還被扣分,直接影響工資。
“搞得上班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,精神高度緊張。”張亮堅持了幾個月就辭職了,“太苦太累,跟外界接觸少,又不是機器,也怕有命掙沒命花”。
一邊是消費者在吐槽過度服務,一邊又有很多員工在以親身經(jīng)歷吐槽,“一味迎合客人,逐漸喪失了情緒底線”。
04 火鍋江湖競爭白熱化企業(yè)之外,火鍋行業(yè)也發(fā)生著變化。
中式餐飲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市場,已是完全競爭的態(tài)勢,而且高度分散?;疱佭@一細分品類,由于門檻低、易復制,成為了中式餐飲江湖里最大的一個細分市場。
中泰證券研究所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火鍋行業(yè)市場規(guī)模持續(xù)增長,在2019年達到了5295億的歷史新高,不過,2020年受疫情影響,下跌了20%,預計2021年將恢復到5000億級別,但會略低于2019年。
整體上來看,火鍋賽道很擁擠,同時,結合疫情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,需求增長已然承壓?;疱伣母偁帲呀?jīng)進入了下半場。
老對手動作頻頻,新玩家層出不窮,且資本不斷進入,競爭已經(jīng)白熱化。
海底撈的老對手呷哺呷哺,也在關店調(diào)整。11月底,呷哺呷哺董事長賀光啟宣布降價:呷哺呷哺已確定走大眾消費路線,高性價比菜單將于12月全面上線。
此外,呷哺呷哺的高端品牌——湊湊,在海底撈喊出關店之后,仍在開設新店。
而湊湊的前CEO張振緯,創(chuàng)立了新火鍋品牌——謝謝鍋,以“涮+烤+酒飲”多元素融合的模式,加入了火鍋行業(yè)的競爭中。
從河南起步的巴奴,與海底撈更是貼身肉搏。
服務是海底撈的特色,而巴奴毛肚火鍋喊出“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,毛肚和菌湯才是”,打出“產(chǎn)品主義”的旗號,與海底撈正面競爭。2020年9月,“海底撈被質疑外觀抄襲巴奴”上了熱搜,巴奴向海底撈喊話:歡迎加入產(chǎn)品主義陣營。
這在當時引發(fā)討論,如“海底撈創(chuàng)新不足,進入中年危機”。
今年年中,巴奴毛肚火鍋更新了自家的slogan——“服務不過度,樣樣都講究”,并開始大力宣傳,明顯是跟海底撈對著干,還強調(diào),“不干擾用餐,不強行涮菜”。
論規(guī)模,火鍋行業(yè)的老大依然是海底撈,但是,對手們的規(guī)模也在不斷擴大。
窄門餐眼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截至12月3日,海底撈門店數(shù)量已減至1465家,而呷哺呷哺門店數(shù)量為923家,湊湊火鍋有174家,王婆大蝦895家,小龍坎805家,譚鴨血老火鍋758家,賢合莊鹵味火鍋652家,蜀大俠472家……
資本也在涌動。撈王在沖刺港股,巴奴6月份完成5億元融資,重慶火鍋品牌周師兄8月份完成億元融資,社區(qū)食材連鎖品牌懶熊火鍋2月份融資近億元……
各品牌都在設法做出差異化。近幾年火起來的市井火鍋,憑借獨特的煙火氣,較高的性價比,深受年輕人的歡迎。四川一家市井火鍋,2018年才成立,其相關負責人楊青告訴市界,他們主打小份菜,客單價七八十元,門店已經(jīng)400多家了。
在楊青看來,海底撈已經(jīng)屬于傳統(tǒng)火鍋品牌了。
若論性價比,海底撈的確沒有多大優(yōu)勢,尤其是在下沉市場。
海底撈的人均消費價格逐年提高,從2018年到2020年,依次為101.1元、105.2元、110.1元、107.3元,2020年上半年還因漲價上了熱搜。
不光火鍋市場,整個餐飲市場,消費者的選擇更多了。而且,經(jīng)過這么多年的大浪淘沙,整體的服務水平也上來了,雖然比不上海底撈,但也差不到哪里去。
近兩年,家庭火鍋底料與自熱火鍋,備受歡迎。不過,海底撈并沒有賺到這筆錢。
在超市、電商平臺,打著“海底撈”品牌的火鍋底料與自熱火鍋,其實并不屬于海底撈,而是屬于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,也是海底撈的供應商——頤海國際。
早在2007年,海底撈就授權頤海國際永久獨家使用海底撈商標及其他六項調(diào)味品商標。
在海底撈業(yè)績大降的2020年,頤海國際歸母凈利潤為8.85億元,近乎海底撈的3倍。
頤海國際的董事長為張勇曾經(jīng)的“死黨”施永宏,而實際控制人為張勇、舒萍夫妻。
2021年,海底撈和頤海國際股價暴跌,張勇、舒萍的財富也大幅縮水,還丟掉了新加坡首富的寶座。
年中時,張勇說,大家都神話海底撈了,所有餐飲企業(yè)面臨的困難,海底撈同樣面臨;盲目擴張的事肯定會發(fā)生,可是,一旦整合好現(xiàn)在的門店,就還會繼續(xù)擴張,這是使命。
當時,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張勇的凡爾賽?,F(xiàn)在看來,海底撈的確沒有神話。
(文中張瑋、楊青、張亮為化名)
參考資料:
《三問三答看海底撈的確定性:海底可撈月,且待萬木春》,中泰證券《獨家|關店300家,海底撈高管回應如何自救》,財經(jīng)十一人《海底撈市值蒸發(fā)2500億港元,張勇:我對趨勢判斷失誤》,鈦媒體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,黃鐵鷹,中信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