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國新聞社
這是一個有點長的黑龍江的速滑故事。
北京冬奧會哈爾濱北方航空學院學費,來自黑龍江的范可新、任子威等運動員為中國代表團奪得首枚金牌。
2月5日哈爾濱北方航空學院學費,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賽,范可新奪金一刻淚灑賽場,痛哭,她說:“我等待這塊金牌太長時間了”。
這是范可新第三次參加冬奧會。
2014年,索契冬奧會,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半決賽中,她在比賽中意外摔倒,無緣決賽,讓喜愛她的體育迷們惋惜痛心哈爾濱北方航空學院學費;
2018年,平昌冬奧會,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賽,中國女運動員在半決賽均被淘汰,范可新在內……
這屆北京冬奧會,將是這名29歲老將參加的最后一屆冬奧會。
在賽后采訪中,范可新領獎時聲音哽咽:
“當國旗升到最高領獎臺上,覺得很自豪,(金牌)戴到我脖子上的那一刻,一切都值得?!?
2月6日晚,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頒獎儀式舉行。圖為中國隊隊員范可新、任子威、曲春雨、武大靖等(紅衣,左至右)。中新社記者 李駿 攝
“一切都值得”,這只有5個字的話,卻擲地有聲。
這枚金牌讓王濛口中威武的“范爺”數次動容,情難自禁的“眼淚”飽含情緒萬千,表達著她為了這枚金牌十幾年的堅守,也是在表達向外人“道不全”的諸多隱忍和付出,可能還有為了心中的信念,而咬牙挺過無數艱辛的一種自我感動。
這飆淚時刻,是所有冬奧賽場上和參加過世界大賽的運動員們都能意會到、能懂得的一瞬間。
01
在本屆冬奧會的頒獎臺上,武大靖,這個黑龍江佳木斯籍的東北漢子,只是說了這么短短的8個字:“4年來經歷太多了……”瞬間淚流滿面。
在2月5日晚結束的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決賽中,由武大靖、任子威、范可新、曲春雨組成的中國隊率先沖過終點,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拿到本屆冬奧會首枚金牌。圖為武大靖在比賽后慶祝。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
普通人是按年過日子,而運動員是按賽季過,一屆奧運會賽季就是4年,而一個運動員的職業(yè)生涯中又能有幾個4年呢?
人在意氣風發(fā)時,精神抖擻地做一件事其實不難。難的是,在冗長得看不到頭的枯燥、迷茫、壓力、疲憊里,依然按同樣的節(jié)奏做同一件事。
這就是運動員的日常。
在2月7日晚進行的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,中國選手任子威率先撞線,獲得冠軍。圖為任子威慶祝勝利。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
短道速滑“大魔王”王濛解說比賽時說,訓練是非??菰锏模粋€人在冰上一圈圈地滑,是得耐得住寂寞的。
借用“濛主”解說時的另一個梗:“這個選手是一個有故事的人”。其實,每個選手都是一個有故事的人,包括王濛。
在中國速滑歷史上,王濛曾經是不可撼動的“大姐大”,國際短道速滑界多年的絕對霸主。
王濛。黑龍江省體育局 供圖
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,王濛得了重感冒,她的教練李琰擔憂不已。王濛卻用絕對實力,輕松衛(wèi)冕500米冠軍,同時拿下1000米和3000米接力冠軍,成為中國短道冬奧史上第一個“三冠王”。
賽后,讓所有人都沒想到地是,王濛從賽道直接滑到教練區(qū)前,跪地叩謝李琰,然后一躍而起,隔著賽場圍欄和教練相擁而泣。這一幕,至今再看仍讓無數人為之感動。
圖為王濛跪倒在教練李琰跟前。中新社發(fā) 盛佳鵬 攝
此前,這是一對幾近“鬧掰”的師徒。
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,王濛首次參加世青錦標賽,靠500米奪得中國世青錦標賽的首金。從此,她便化身成一臺金牌收割機,包攬世錦賽、世界杯、十運會等各種賽事500米項目的冠軍。經過都靈冬奧會一戰(zhàn)后,新上任的總教練李琰,采用了一種全新的訓練方式。
2007年,在長春亞冬會上,王濛公然在媒體面前說,她感覺國家隊的訓練不適合她,她要自己回地方隊。
資料圖:王濛
李琰則認為王濛過剛易折,應該趁機磨一磨。
“她是很有個性的一個小孩,實力非凡,但我當時看她就是‘挑刺’去的,我必須看到她的缺點,才能幫助她提升。”
最好的愛是,我比你更懂你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和磨合,這對師徒因共同目標再次走到一起,并連創(chuàng)佳績。王濛稱李琰為“改變中國短道速滑歷史的女人”。
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,李琰帶領的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隊包攬了所有項目的4枚金牌,創(chuàng)造了冬奧會的紀錄。
02
李琰,又一個黑龍江人。
李琰出生在牡丹江市,是中國短道速滑歷史上的“教母級”人物。
黑龍江省體育局 供圖
在擔任國家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期間,她帶出了無數世界冠軍,王濛、武大靖、任子威等都是她的弟子。在這屆冬奧會之前,中國一共奪得了13枚金牌,其中7枚都是李琰在做主帥時獲得的。
一掃中國速滑圈,到處可見“龍江人”。因為從中國速滑運動一出生,就是先天的“龍江基因”。
黑龍江,中國最北的省份,幾乎半年都是天寒地凍的冬天,這讓黑龍江省成為中國最早開展冰雪運動的省。
原黑龍江伊春市東方紅小學速滑教練關艷云 供圖
再借用一下王濛的話說:“這個省是一個有故事的省份。 ”
上個世紀50年代,冬天漫長,人們在“打出溜滑兒”“抽冰尜兒”之外,中國的速滑事業(yè)開始起步了。
當時,新中國在聯(lián)合國還沒有合法席位,沒有資格參加奧運會,只有乒乓球、舉重和速度滑冰這幾個項目有資格參加世界錦標賽。所以,速滑成績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,不僅僅是一項運動,還是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的途徑,意義非凡。
孫顯墀,如今91歲了。他是中國第一代速滑教練,是1960年成立的黑龍江省速滑隊教練,這也是中國第一支省級速滑隊。
中國第一代速滑教練孫顯墀。王妮娜 攝
這支隊伍一共有10人,5男5女,男隊員分別是羅致煥、王金玉、王文生、楊菊成、李太泉,5名女隊員被稱為中國速滑界的“五朵金花”,分別是劉鳳榮、孫洪霞、楊云香、金美玉和年齡最小的王淑媛。
女隊的教練是李昌夑,孫顯墀是男隊教練。
黑龍江省體育局 供圖
03
如果春天要來,需要一粒種子和一片土地。然后,大地會使它一點一點地完成,滿世界蔓延綠。
中國速滑運動從0到1,起步艱難。
“我當時看到一本《蘇聯(lián)體育畫報》,上面有一張前蘇聯(lián)世界冠軍滑冰擺臂的照片,我太興奮了,我就照著圖,每天對著墻上的影子,練習擺臂動作。”孫顯墀學得太認真,每天雷打不動模仿40分鐘,和自己的“影子”練習到大汗淋漓,汗滴到地上,濕一大片。
“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,我就自己默念,汗絕不會白流。”孫顯墀說。
果然,汗沒有白流!
1953年,中國在哈爾濱市舉行了全國首屆冰上運動大會。孫顯墀因為“對影”自學,技術過硬,代表東北區(qū)參加大賽。
黑龍江省體育局 供圖
“從來沒經歷過這樣的場面,紅旗招展,哈爾濱市八區(qū)體育場的木頭看臺特別漂亮?!睂O顯墀說。
“冰場用消防隊噴水車澆,賽道線是用雪撒的,再用噴壺噴上水,讓‘線’凍結實,要不風一吹,雪就飛了?!睂O顯墀接受中新網采訪時,哈哈大笑著說,“太原始了?!?/p>
孫顯墀有力地擺臂動作驚艷全場,最終創(chuàng)造了中國第一個男子1500米速滑的全國紀錄,這件事也改寫了他的命運。第二年,中國選派22名學生,赴蘇聯(lián)學習體育專業(yè),孫顯墀是唯一一個專攻速度滑冰的留學生。
黑龍江省體育局 供圖
留學4年,孫顯墀心里一直憋著一股勁兒,“蘇聯(lián)的速滑水平是世界一流,我得拼了命學,我不行,早晚有一天,我培養(yǎng)出來的運動員行,能進世界大賽,能為中華民族揚眉吐氣。”孫顯墀說。
他做到了!
他成為了中國第一代速滑教練,結合中國運動員的特點研究出了一套訓練方法,12年后培養(yǎng)出了中國第一個速滑世界冠軍,也讓速度滑冰成為中國進步最快的體育項目之一,短短十年多,就有一批運動員躋身世界一流行列。
04
“致煥,你低頭看看你胸前有什么?”
1963年2月24日,日本輕井澤,第57屆世界速度滑冰錦標賽上,孫顯墀站在教練區(qū)向自己的隊員羅致煥喊到。
羅致煥低頭看到,衣服上,繁體的“中國”兩字緊貼他的胸口,上面碩大的國徽鮮艷,他向著教練,輕輕地點了點頭,心中升起一股力量。
那一刻,他知道,他背負著中國的命運,在為國而戰(zhàn)。
2分09秒2。
這是一個讓世界看到中國的成績。
羅致煥奪得男子1500米速滑金牌。黑龍江省體育局 供圖
當羅致煥沖過終點的那一刻,世界速度滑冰錦標賽的賽場上,響起了“中國萬歲”的吶喊聲,穿過100多雙華僑們的婆娑淚眼,一面中國的五星紅旗,在世界賽場冉冉升起……
羅致煥奪得男子1500米速滑金牌,打破速度滑冰男子全能世界紀錄,這是中國第一個冬季項目的世界冠軍。
羅致煥在世界大賽上領獎。黑龍江省體育局 供圖
當奪冠的那一刻,一向被歐美國家稱霸的冬季項目賽場上,首次由一名中國運動員打破了十多年的壟斷局面。那個時代,新中國不被世界所了解,賽場內外,歐洲國家的人們開始詢問:
“中國?中國在哪兒?”……
在2月5日晚結束的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決賽中,由武大靖、任子威、范可新、曲春雨組成的中國隊率先沖過終點,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拿到本屆冬奧會首枚金牌。圖為中國隊選手在比賽后慶祝。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
孫顯墀、羅致煥和黑龍江速滑隊做到了,讓中國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國際賽場上,他們用這種方法,為中國做出了最好的回答:
“中國,就在這!”
現(xiàn)場,所有華僑泣不成聲,喊著“中國!中國!”,運動員們所有的忍辱和艱辛在這一刻,都得到了升華。
這一刻,世界的目光看到了中國哈爾濱北方航空學院學費;
這一刻,世界知道了,在亞洲,有一個國家叫“中國”。
05
在世界領獎臺上的高光的一刻,背后是無數個不為人所知,漫長而枯燥的訓練日子。
一個小女孩,騎著一輛28式的“大笨自行車”,每天從哈爾濱市區(qū)騎到郊區(qū),來回騎100公里,因為身高159厘米,即使把車座放到最低,小個子的小女孩也只能不斷動彈屁股,才可以勉強夠到車蹬,幾天訓練下來,她大腿內側已被磨得血肉模糊……
這個小女孩如今已80多歲,堪稱中國速滑界“姥姥”,她是王淑媛。
1963年,在第21屆世界女子速滑錦標賽女子1000米項目中,她摘得中國女子速滑首枚世錦賽銀牌,創(chuàng)造了中國速滑的歷史記錄。
王淑媛和隊友們。黑龍江省體育局 供圖
那些艱苦的歲月,速滑訓練全“靠天吃飯”,基本是“遷徙式”訓練,為了能早一個月上冰,訓練隊總是要提早向北找野冰面訓練。
從1960年開始,每年10月,王淑媛和隊員們就坐在敞篷的“大解放”車上,坐八、九個小時,到黑河訓練,因為天冷,車程長,隊員們即使穿著厚厚的軍大衣,也都凍透了。
一次,她們提早到滿洲里的“小北湖”上冰訓練,都是大野冰面。因為是第一天上冰,大家都很興奮,王淑媛一腳蹬冰沒剎住,一下滑挺遠,“咔嚓”一下,掉進了冰窟窿里。
冰水寒冷刺骨,瞬間涼透脊背……
王淑媛說:“那個年代,沒有沒掉進過冰窟窿里的速滑運動員?!?/p>
楊揚(左)王秀麗(中)李琰(右) 。黑龍江省體育局 供圖
王秀麗,黑龍江人,現(xiàn)在是北京冬奧會的教練。
1990年2月11日,她在女子1500米比賽中摘金,這是中國女子速滑的第一個世界冠軍。退役后,她在加拿大國家隊執(zhí)教20年,當時榮譽加身,生活安逸。
2017年,國家向王秀麗發(fā)出回國執(zhí)教的邀請。
2017年5月17日,她辦理好加拿大國家隊教練的離職手續(xù),第二套,18日,她就已經站在北京的速滑訓練場上,開始為中國國家隊隊員訓練。
在爽快的黑龍江人看來,“說”永遠沒有“做”更有力量。
在加拿大執(zhí)教的20年,王秀麗為中國外訓運動員當了20年的熱心“志愿者”,接送、買菜、租房、聯(lián)系訓練冰場、做翻譯,卡爾加里訓練中心的大事小情,運動員都會第一個想到王秀麗,20年從未間斷這種“志愿服務”。
因為王秀麗,一些隊員成績突飛猛進,其中,寧忠?guī)r也被王秀麗發(fā)現(xiàn),走向世界大賽,中國又多了幾枚世界級大賽的金牌。
王秀麗,這個離家多年的“女兒”,對中國這份深沉的愛,壓在她心底太久了……
王秀麗在賽場上指導隊員。陶鋼 攝
毫無疑問,他們是中國速滑事業(yè)的奠基者和引路人,正是有了這黑龍江一代代老體育人的傳承,才鋪就了黑龍江籍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會摘金奪銀之路。
06
心中有夢,所以暗里有光。
黑龍江一代代體育人心中“為國爭光”的信念,讓他們閃著光。
王濛和隊友們奪金的喜悅時刻。黑龍江省體育局 供圖
范可新說,在國家隊12年,“我們每天訓練下冰的時刻,嗓子里面都是帶血的。”但她,無論多艱難仍挺住了,當她奪金的那一刻,家中的父母、大哥和大嫂,一大家子人抱頭痛哭……
那個和父母居住在6平米地下室,放學后要撿破爛掙學費的小女孩,如今為國爭光了。
這屆冬奧會,靠解說實力出圈的“濛主”,太招網友們喜歡了,紛紛叫喊著“請把王濛焊在解說席上”。王濛解說中說:“我讓你跟不上我,讓你哪個國家,你跟都跟不上我,讓你們連我屁股影子都看不見,我看你怎么扒拉我?我看你怎么判罰我?”
在2月7日晚進行的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,中國選手任子威率先撞線,獲得冠軍。圖為任子威慶祝勝利。
在絕對的實力面前,一切陰謀詭計都是徒勞。而這絕對實力的背后,是太多的寂寞堅守,靠信念的支撐,才能咬著牙、抹著淚,走過那漫長的一個又一個4年……
2月6日晚,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頒獎儀式舉行。圖為范可新、任子威、曲春雨、武大靖、張雨婷(左至右)獲頒金牌。中新社記者 李駿 攝
黑龍江省,幾代體育人,冰天雪地,默默耕耘積淀70載,才有如今冬奧會上讓人驚嘆的“龍江籍”金牌的不斷誕生。
黑龍江省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冰上運動大會,
培養(yǎng)出:
第一個冬季項目速滑世界冠軍羅致煥、
第一個中國冬奧會獎牌獲得者李琰、
第一個冬奧會金牌獲得者楊揚、
第一個冬奧會花樣滑冰金牌獲得者申雪/趙宏博、
第一個冬奧會雪上項目金牌獲得者韓曉鵬、
第一個冬奧會速度滑冰金牌獲得者張虹、
一人獨得冬奧會短道速滑四枚金牌的王濛等一大批優(yōu)秀運動員……
海明威說,這世界是個好地方,值得我們拼下去。
任子威、武大靖、寧忠?guī)r、高亭宇、曲春雨……一代代新生代正在崛起,更多的金牌將被灌注上“龍江籍”,在世界注視的目光中,讓五星紅旗高高飄起。
龍江籍運動員都會在心里齊聲吶喊:“一切都值得!”